您当前位置是:首页>>民事篇
关于“劳动争议”的法律常识
作者:麒正律师 时间:2020-04-21
麒正律师说法:
在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劳动者是社会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因此我国颁布了众多专门用以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但由于劳动者数量众多,劳动争议案件的数量也随之激增,而谈及劳动争议案件,仲裁前置成为了避免不了的话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79条规定:“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仲裁前置原则的适用对发挥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的作用,减轻人民法院工作压力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并非所有的“劳动争议”案件都需要经过劳动仲裁,下面笔者仅针对以下几种情形进行简单分析:
一、用人单位拖欠工资但劳动者持有工资欠条的
法律依据: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三条,劳动者以用人单位的工资欠条为证据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诉讼请求不涉及劳动关系其他争议的,视为拖欠劳动报酬争议,按照普通民事纠纷受理。
2、《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二、因用人单位原因导致劳动者无法享受社保待遇要求赔偿损失的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第一条:“劳动者以用人单位未为其办理社会保险手续,且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不能补办导致其无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为由,要求用人单位赔偿损失而发生争议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三、用人单位拒不履行加付赔偿金义务的
法律依据: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第三条:“劳动者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加付赔偿金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2、《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当然,在实际中,一般解决劳动争议还是按照“申请调节-劳动仲裁-提起诉讼”的顺序进行解决。
在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劳动者是社会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因此我国颁布了众多专门用以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但由于劳动者数量众多,劳动争议案件的数量也随之激增,而谈及劳动争议案件,仲裁前置成为了避免不了的话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79条规定:“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仲裁前置原则的适用对发挥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的作用,减轻人民法院工作压力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并非所有的“劳动争议”案件都需要经过劳动仲裁,下面笔者仅针对以下几种情形进行简单分析:
一、用人单位拖欠工资但劳动者持有工资欠条的
法律依据: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三条,劳动者以用人单位的工资欠条为证据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诉讼请求不涉及劳动关系其他争议的,视为拖欠劳动报酬争议,按照普通民事纠纷受理。
2、《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二、因用人单位原因导致劳动者无法享受社保待遇要求赔偿损失的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第一条:“劳动者以用人单位未为其办理社会保险手续,且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不能补办导致其无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为由,要求用人单位赔偿损失而发生争议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三、用人单位拒不履行加付赔偿金义务的
法律依据: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第三条:“劳动者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加付赔偿金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2、《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当然,在实际中,一般解决劳动争议还是按照“申请调节-劳动仲裁-提起诉讼”的顺序进行解决。
+MORE相关案例
2020-10-27
公司商品存在商标侵权?别慌!
2020-10-14
自然资源部答复:宅基地使用权可由城镇户籍子女继承、农村土地私下交易和违法占用等问题
2020-05-26
情感转账,可以认定为借款吗
2020-05-15
离婚纠纷中关于财产转移问题的讨论
2020-05-06
民法总则对于自然人的特别规定